“唐宋八大家的人生与文学”讲座 (节选)(图)
2013-03-20 08:48:00 来源: 天津日报(天津)
|
日前,“和平大讲堂”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人康震邀请至和平区,以“唐宋八大家的人生与文学”为题,使大家在重温文学经典中,极大地满足了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和平区多年来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的最好体现。
自从“和平大讲堂”公益讲座举办以来,得到了全区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其所倡导的“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已渐成风尚。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参加公益讲座学习,无论是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是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和平大讲堂”无疑为和平区这一“全国文明城区”,增加了一道最具有文化品位的靓丽风景。编者
目前社会上讲座很多,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讲座它就是一个讲座,讲完了和大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有的老师讲的时间长了,来来回回的讲那些东西,一个题目或那一套内容,走到哪儿都是这一套,不管对象,所以我觉得讲座应该是对大家有一些用的。什么叫有用?就是讲的这些人、事、做事的方式,可能和你还是有点关系的,虽然这个人是在八百年前或者一千年前,但他总归和你个人发生一些关系。如果一点关系都没有,听完之后一轰而散,就没有意义了。
唐宋八大家和大家有什么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对大家没有什么意义,关系也不大。因为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都是文言文,从初中到高中,这六年时间中,我们所使用的课本一共有七个出版社,在这七个出版社语文教材里,文言文的部分,所有选的文言文文章里,唐宋八大家所占的文言文比例是四分之一,换句话说,没有唐宋八大家,我们所学的文言文有四分之一是缺失的,而且是最精彩的。换句话说,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包括文章的内容、文章艺术的手法,实际上是中国目前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文言文部分最重要的。
一个小孩上了小学、初中、高中,如果他将来不学文科,而学理工科,包括学法律、学经济等,那么他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的语文基础就在这六年时间奠定的。小学是启蒙教育,这六年是很关键的。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不学文言文,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中间搞工程、搞科技,没什么时间学习语文的话,那么也许这辈子就这点古文的底子。这点文言文的底子,就这六年了,而在这六年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是唐宋八大家。
大家对唐宋八大家每一个人不一定特别熟,但是这是个群体。问题是,为什么把这八个人捏在一起?为什么没有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都比曾巩有名气。所以这里就有一些问题,为什么是这八个人,是不是他们写得最好?这不一定!何以见得?天下文章写得好的人多了,这八大家起源是明代的文人茅坤,他编了一个唐宋八大家,但是茅坤为什么编写这唐宋八大家?
其实,我们现在学习唐宋八大家并不是学习怎么写文章,因为用不着了。我们现在学唐宋八大家,第一学习并不是奔着人家去,第二是学会看人。茅坤当初选八大家,注重看“文”,就是这八个人的“文”,古代考试,就是文人考进士,学习的就是这八大家,就是茅坤要让大家学习这八大家的文章,有的学得深,有的学的浅。
比如大家一般背八大家,背的是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在学术界里面,认为八大家的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是最重要的。这是为什么呢?当初茅坤认为,他们的文章写得好,没看过他们的履历。欧阳修做过兵部侍郎,国防部长,柳宗元被贬流放,但他是进士出身,柳宗元是21岁考入进士。古代考进士非常难,举个例子,唐朝290年的历史,如果6000万人的话,考中进士的不到1万人。南宋北宋共320年的时间,人口一个亿,一共录取的进士10万人,比例非常低。唐朝每年最多有进士四、五十人,每年有二、三千人参加考试,录取的时候最少五六个人,是不是全都是精英?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做过大官的人,有过大成就的人,95%是进士。就像我们现在,大科学家,大学者,起码是本科生。
柳宗元21岁就中了进士,唐朝的说法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所以说进士是比较难得。因为要写文章,就是所谓的策论。明经科就是填空,比如有朋自远方来,后面划线填空,30岁考中明经科都算老的。50岁考中进士科都是少进士,21岁考中进士科就是天才呀,古代没有高分低能的说法,所以柳宗元是很了不起的。31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六品,在礼部任职。欧阳修也是20多岁就中了进士,最大的官做到了副宰相。苏轼是高考状元,共参加了两次考试,一次是参加礼部的考试,考了第二名,第二次就是制科,就是特别科的考试,是从前几年的进士里面,再进行一个小的专题考试,300年期间制科只考了22次,每次只录取2个人,就是这44个人中,苏轼考的分最高。苏轼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地方官,在朝廷做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等。他弟弟苏辙,跟他哥哥同年考的进士,同年入的制科,他哥哥的制科是第一名,他基本上排第三四名。
王安石也是进士科,原来是第一名,但是因为是皇上判卷子,甲科进士,就是前14名的进士,本来是按分数排的,但是皇上看了不太高兴,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个典故,周朝的时候,周文王死了以后,周武王即位,但是周武王还小,由他的叔叔周公辅政,周公辅政的时候告诉周武王,孩子你要多交朋友,就是教育周武王。王安石在考试的时候就用了这个典故,皇上认为自己四五十岁了,你用这个典故,皇上不高兴了,所以他给了个第四名,这样第一名就变成第四名了,第四名就变成第一名了。王安石是在唐宋八大家里面官做得最大的一个,曾经先后两次担任宰相。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里面唯一没有进士出身的人,大家很奇怪,为什么他两个儿子考得这么好?他自己最不擅长的就是科举考试,他十八九岁就开始念书了,念的是怎么进行科举考试的书,但是连着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中,于是他就放弃考试,游山玩水,直到27岁的时候,认为自己应该再参加一次考试,于是他又开始读书,这时候读的书是开始科举考试的书,结果还没有考中,就彻底放弃了,然后“只读圣贤书”,就是孔孟的书,不再读应试的书,只为自己写文章。在唐宋八大家里,他是唯一自学成才的人。因为他写的文章特别好,还把两个儿子培养出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得到了欧阳修的器重。
欧阳修是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文物的收藏家、著名的史学家。他是苏辙和苏轼参加考试的主考官,同时是他们的父亲苏洵的有力推荐人。曾巩的名气最小,是因为他39岁才考中进士,原因是家境太贫寒,兄弟姐妹太多,父亲卧病在床。曾巩的弟弟、表弟、侄子,在他29岁到39岁这十年间,家里有10个男丁考中了进士。这些人为什么能考上进士?是他教育的结果。他不但要在家操持家务,还要教育弟妹,还要自己读书。曾巩考入进士以后,做官时间不长,去世比较早,所以影响比较小。
我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些?就是原来茅坤说唐宋八大家的时候,着眼于他的“文”。我们现在学习唐宋八大家,不可能着眼于他的“文”,重点要看他这个人,俗话说得好啊,人如其文呀,如果人不行,文章也不行。当然也有例外,秦桧就是一个例子,书法写得不错,我们现在说的仿宋,其实就是秦桧的字,所以他在宋朝写字还是很不错的,但这是书法。文章写出来,就是人如其文了。这八个人有什么特点,集中起来就是一个读书人完整的社会关系,非常完整。从进士一直到做官,一直到做到大官,如果细看的话,这些人的人生经验,对现在人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文化的创造史,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你会看到,同时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政治史。这些官员们创造了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最辉煌的时代。
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概念,这些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这些人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如果不是对社会有高度的洞察力,他不可能写出这些诗歌。大家要知道,写文章只要写出一篇来,交给老师,问问自己写一篇文章能经得起多大的评论?你写一篇论文,你写一篇报道,交给10个人评论,交给100个人评论,评论一个星期。他们写的文章经历我们祖宗八代,你能经得起这样探讨吗?经过一千年的探讨,才说这篇文章真不错,还真有意义。过去做出的诗有成千上万人给他做注释,最后才得出结论……
说到底这些人身上的确有些与众不同,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人经历了很多事情知道,人和人之间有什么差距,但有一点微小的差距,就决定了本质的问题。
这些人之所以伟大,是这些人踏踏实实,也刷牙也洗脸,也吃早饭也上班,上班也很累,也骂人也发牢骚,工资发得不高也着急,他们百分之九十五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但就这百分之一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本质的不同。
如何具备这百分之一?比方说,倒霉透顶的时候能像苏轼一样做一个快乐的人吗?如何像王安石一样面对困难?如何能够在领导面前做到像韩愈一样?你又如何做到在朋友遇难的时候做到像柳宗元一样?我们大部分人在百分之九十五跟这些人相同的同时,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跟这些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所以凡人和非常人的差距就在这一点上。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权利有多大,财富有多多,错,就在这一点上。
讲这些,我们只说成长问题,只说做人问题,从他们身上我们能感觉到独特的魅力。鉴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给大家讲到这了。谢谢!
录音整理:小白楼街宣传科 孙彩云
劝业场街宣传科 于航 摄影 薛 峙
作者:康震 于航 薛峙 录音 孙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