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柳氏新闻 | 柳下传人 | 柳氏通谱 | 柳下书堂 | 中华姓氏大讲堂 | 柳氏名人 | 河东柳氏 | 韩国柳氏 | 台湾柳氏 | 海外柳氏 | 其他柳氏
柳氏研究 | 柳氏家谱 | 柳氏祠堂 | 柳氏寻根 | 柳氏墓地 | 柳氏家训 | 柳氏行辈 | 柳氏风俗 | 柳下惠研究 | 柳宗元研究 | 香山文化部落
柳永研究 | 柳贯研究 | 柳公权研究 | 柳亚子研究 | 和圣书院 | 谱牒学堂 | 万姓归宗 | 唐宋遗风 | 京城游学堂 | 曹聚仁研究 | 中华善业联盟
炎黄一脉,万姓归宗! 弘扬祖德振兴家族恪守家训,传承家风!和圣惠公,孔孟推崇; 展柳一家,天下大同!河东世泽启千年,笔谏家声传万古!天下柳氏一家亲,齐心协力修通谱!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总会 中华柳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中华柳氏商会 中华柳氏文化研究会 中华柳氏书画家联谊会
 
中华家训 盛世宝典——浅谈家训历史及其现实意义
发表日期:2013/6/5 新闻来源:天下柳家人

                                柳哲

  

  

  

    家训,别称家诫、家范、庭训,是指族中长辈,对子孙的垂诫与训示。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与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个家族,一般都有族规、家训,内容也因家族而异。家训内容,一般都会涉及如下内容,简而言之有:一、国法家法,严格遵守;二、同族和睦,闾里友好;三、敬贤尊长,抚孤助困;四、合乎礼教,以正名分;五、尊祖敬宗,规范祭祀;六、修身齐家,约束言行。

   家训,治家之仪轨,修身之准则,必须人人遵守,堪为“一家之法”!在任何历史时期,家训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产生过积极作用,也是国法之外的重要补充与辅助手段。

   

   家训萌芽于三皇五帝,产生于西周,成形于两汉,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达到鼎盛,至清末与民国,传统家训,发生重大转变,与西风渐进,时代变革有关。直到文革“破四旧”,许多家训,也被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如今,适逢盛世,倡修家谱,家训也随之被重视起来!

   

  

  

  

  一  家必有谱  谱必有训

  

  

  

  

  

  

  有道是“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2005716日,由我起草,部分家谱爱好者,共同联名发表的《中国家谱复兴宣言》,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家谱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有过如此的介绍,现摘引部分内容如下: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中国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中国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中国家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传家宝’,是敦亲睦族的‘核武器(和武器)’!

   

   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根,纪录在中国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家谱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著名。元代著名学者柳贯,如此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如此写道:‘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将家谱与正史、地方志相提并论,足见家谱的重要性。

   

   中国家谱,一般都有族规家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具有重要意义!家训可谓德育真经,治家宝典!

   

   史学家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在他们的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内容更加完备与准确。

   

   可惜,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成千上万的家谱,付之一炬;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一场人为的‘大出血’,传统文化遭受重创!”

  

  

  古代学问大家,无不深谙谱牒之学!唐宋时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他们既是文学大家,也是谱学大师!韩愈与柳宗元,推崇家学、家谱与家训,自不待言!“三苏”与欧阳修,创立“苏式”与“欧式”的修谱范式,影响深远!

  

  

   家族编修家谱,制定家训,以期更臻完善,往往邀请名贤巨儒,宦游旧交,作序写传,参与考订。元明时期的“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九世同居,号为“江南首族”!历代帝皇推崇备至,褒奖不断!除了族长敬业持家外,大儒柳贯、吴莱、宋濂等的积极参与鼎力支持,可谓功不可没!

   

  

  

  二 中华家训 源远流长

  

  

  

  

  

   周公首开帝王与仕宦家训之先河。周公之后,经春秋战国,而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以迄民国直到当代各个时期,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家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辉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最为耀眼夺目的一朵奇葩!

   

   周公训诫子侄,“桐叶封弟”的典故,广为流传。这在家训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有一次,周成王与弟弟一起在树下玩耍时,他就顺手摘了一片桐叶,对弟弟说:“这封赏给你。”恰好被站在附近的周公听见了,就拜见成王说:“大王封弟,甚善。”成王回答说:“这只开个玩笑而已。”周公严肃地对他说:“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于是成王封弟弟为应侯,成王对此没齿难忘,直至临终,都“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

   

  周公教育侄子成王要言而有信,保持君王威严。他把训诫子侄,提到王室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帝王家训形成方面,有重要影响。周公奠定了中国传统家训的基本形式与内容,成为中国传统家训的开创者。

  

   周公之后,历代帝王、圣贤的言行与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家训的发展!其中伯夷、柳下惠、孔子、孟子、荀子、颜子、董仲舒等,对于古代家训的发展,作用更是明显。

   

   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孟母三迁”与“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为教育儿子孟轲而“三迁”与“子不学,断机杼”,可谓用心良苦。父母重视家教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家训的发展。

   

  秦汉以后,家训文本文献,层出不穷。这与当时的儒学,走上独尊地位,封建礼教日益得到重视有关。家训的基本概念,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而从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战乱出现和朝代的更迭,对子弟教育任务,逐渐由家庭承担,仕宦家训开始形成体系,《颜氏家训》就是仕宦家训的集大成者。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家训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既包括家庭生活、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也包括出仕从政、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等,而被行之于文、传于后世,形成了延续千年的家训文化。

   

   两晋隋唐时期是家训的成熟期,李世民所作的《帝范》,是帝王家训的集大成者。宋朝以后,家庭礼制不断加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法。北宋的名臣,几乎都有家训传世。

  

   明清两代,编修家谱,撰写家训之风盛行,家训数量超过以往,内容也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领域更为扩大。既有一般的家训,也有专门训诫商贾的家训。

   

  近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被看成是一种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潮冲击,家训受到冷遇。特备是在文革“破四旧”中,家训视为“毒草”,受到批判与摒弃!

  

  

  三 名人家训 光耀古今

  

  

  周公而后,家训文化,发展迅速。对于治国治家,影响极其重大。名人家训,多如牛毛,举不胜举。试举一二,以窥全豹。

  

  儒家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与孟子,他们教育子弟与子孙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家训文化的发展。

  

   孔子创办私学,收徒授学,有教无类,以诗礼教育,闻名于时!孔子曾在家中,教育儿子孔鲤,既要学《诗》,又要学《礼》,故谓之为庭训。在《论语·季氏》篇中,有如此记载: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孔子弟子陈亢(子禽),怀疑老师孔子,是否给自己儿子“开小灶”。孔鲤讲到他两次与父亲相处时,父亲让他学习《诗经》与《礼记》。孔子认为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因为《诗经》知识包罗万象,当时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引用;不学《礼记》,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春秋时期,是一个重礼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懂礼,就会被人鄙视、厌弃,什么事也做不成。“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成为孔子教育子孙的家训,也成为古代家训的典型内容!

  

  孟母是先秦孔门家训的最大代表,因教子成名儒,在中国乃至世界家训史上,也享有盛誉。孟母训子,始于胎教,她说过:“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这些教子经典,都成为后世家训的主要内容。

  

  古代家训,影响之大,首推《颜氏家训》,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它是南北朝时北齐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不少领域。

  

  从此,家训正式得名。此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等,也是家训的内容。三国时期的嵇康、杜预等人著有《家诫》,东晋陶渊明著有《责子》,也属于家训内容,但影响不大。《颜氏家训》之后,家训之风盛行。像司马光的《家范》、李世民的《帝范》等,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三国蜀相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全国诸葛亮后裔聚居地的浙江兰溪“八卦村”,对于先祖诸葛亮的这一家训,奉为治家与修身的宝典。不独在历次编修的家谱上,载之于谱,在祠堂与厅堂中,揭于显要位置,约束规范族人。《诫子书》,还被印制成书,广为流传,成为修身养性的经典之作!

  

   《诫子书》全文86字,文字不长,转录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历史上,韩愈、柳宗元、司马光、范仲淹、苏轼、袁采、林则徐、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与训诫子孙的文字。其中南宋学者袁采的《袁氏世范》,堪与《颜氏家训》相媲美,而陆游诗训《放翁家训》,可谓别具一格。

  

   后世津津乐道,奉为治家宝典的家训,有柳玭家训、包拯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

   

   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阐述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家教经典!

  

    四 柳氏家训 后世垂范

  

  

  

  

  柳氏家训,与颜氏家训齐名。唐朝时,柳公权、柳公绰、柳仲郢、柳玭为代表的柳氏家族,重视家学与家教,而闻名于世,光照千秋!

  

  1996年,我初到北大游学时,曾在国家图书馆,发现一套江苏镇江柳氏族贤柳诒征、柳传志的家谱《京江柳氏宗谱》。编修于光绪17年。此套家谱第二卷,收录了部分柳氏家训,教育子孙。我手自笔录,在国图老家谱中,抄录出来,写成《柳传志家世之谜》一文,发表于《北京纪事》(2005年第6期)杂志上。

  

   家谱主修者,如此写道:“古昔圣贤,著书立言,垂训后世,莫不切于人之身心性命,皆当书绅佩服!但前言往行,美不胜书,谱难悉纪,谨录河东列祖家训数则,著于简端,俾后世子孙,知所遵守云。”

   

   柳氏家训,摘录如下:

   

   唐河东节度使子宽公,讳公绰,最名有家法。中门东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郢,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北。公绰决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会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命子弟一人,执经史,躬读一过,讫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论文,或听琴,至人定钟,然后归寝。诸子复昏定于中门之北,凡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变易……

   

  河东柳氏自公绰、公权开家,其后若仲郢、若璞、若珪、若璧、若玭,皆有家法。牛僧儒为相,偿叹云:“非积习名教,不易有其人也。玭公,字直清,以明经补秘书正字,有文风,昭宗欲用为相,中官谮之,乃止。尝述宗训,以戒子孙焉。”

  

  柳玭宗训:“夫门第高者,一事坠先训,则异它人,虽生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得不至,为学不得不坚!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它人用,己无善而望它人爱,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天泽不润,虽欲弗馁,可乎?

  

  余幼闻先公仆射言:‘立己以孝悌为基,恭默为本,畏怯为务,勤俭为法。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恭,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莅官则絜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家法;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忧与祸不偕,絜与富不并。’

  

  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忧则恐惧,恐惧则福至’。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世族远长,与命位丰约,不假问龟蓍星数,在处心行事而已。”

  

   《京江柳氏宗谱》对镇江柳氏始祖柳永有如此记载:

   

   “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有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特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者,世居丹徒,登宋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者也。”

   

   《古文真宝》所录柳永所撰的《劝学文》,就是一篇好“家训”,教子经典。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深受柳氏家训,不坠家风,皆是中进士,成名宦,文播四方,名传千古。柳永儿子柳涚与侄子柳淇,亦高中进士!

   

  《劝学文》,寥寥数百字,全文摘录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京江柳氏宗谱》收入的《来止公宗训十条》与《楷人公宗诫十六条》,都是清末上乘的家训。由于篇幅所限,现在仅摘录其目如下,亦可窥见一斑!

   

   《来止公宗训十条》:一、忠于君;二、孝于亲;三、和于兄弟;四、睦于夫妇;五、信于朋友;六、教子孙;七、敦礼仪;八、务廉耻;九、务勤俭;积德行。

   

   《楷人公宗诫十六条》:一、戒宿娼;二、戒赌博;三、戒同族争财构怨;四、戒任子弟在外游荡;五、戒有子多置妾婢;六、戒什物衣食务求精美;七、纵妇女寺院烧香入尼庵嬉游;八、攀显宦结亲并借债嫁娶;九、攀显宦结亲并借债嫁娶;十、蓄养歌童俊仆;十一、戒购置古董玩物;十二、戒酗酒争横;十三、酗酒争横;十四、戒造假山园亭;十五、戒狃于风水久露亲丧;十六、戒烧炼致身家败灭。

   

   

       五 鉴往知来 古为今用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的屡屡触案,让社会震惊,令国人心痛。如今世风日下,某些女明星,走上红地毯,袒胸露背,越穿越少;某些官员们,腐化堕落,拜倒在石榴裙下;某些富豪们,为儿女婚礼,大讲排场,一掷千金;某些教授们,作风不检点,男盗女娼,学问不扎实,剽窃论文……

 奉劝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名人们,更要谨言慎行,洁身自好,不要一味追名逐利,置大义而不顾。“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为人父母,是要好好看看唐代柳玭的《柳氏家训》。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好好学习传统文化,恪守家训,从先人身上,汲取营养,学会如何“修身齐家”,是当务之急!

      如今,社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举国上下,应该积极响应“两会”号召,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的通知》精神,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侈之风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从严、从紧从源头上控制公务接待开支,树立廉洁办事的良好风尚、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反对铺张浪费不良行为,最好读读《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养成节俭习惯,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贪赃枉法,受贿藏污,是一种官场寄生现象。不论如何选拔官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官场腐败仍层出不穷。官员的腐败,减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我们的国家,治国先治吏,治党先治官!如果每一位官员,都能注重官德,恪守家训,一日三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党内“清风”劲吹,社会一片和谐!何愁国家不富强!何愁民族不振兴!

    社会更应防患于未然,增强公民道德意识,鼓励学习传统文化,遵循族规,恪守家训,让心灵得到净化,让境界得到提高,让罪恶的想法,胎死腹中!

     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将家训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学习家训文化,完善道德修养,提升心灵层次,心怀大爱,造福人类!

     清明之际,倡导社会“家家修家谱,人人学家训”,让家谱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忠孝文化风靡全国,走向世界!   

  

    (作者系姓氏文化研究专家,现为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东方文化馆秘书长、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

中华姓氏大讲堂 

http://www.zhxsdjt.com   http://blog.sina.com.cn/xiangshanliuzhe 

天下柳家人http://www.txljr.com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天下柳家人)QQ81675324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北正黄旗17号柳哲,邮编:100093             
 手机:13051818154QQ130518188caojuren@vip.sina.co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免责声明:
  本栏转载相关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本身为转载资料,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涉及到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1746646817 Email:1746646817@qq.com
 柳氏新闻
· 沉痛悼念柳斌宗长:各界共缅合族同
· 齐心协力兴家族 携手奋进新时代
· 鼠年不易牛年牛
· 发扬三大精神,实行五道志愿!恭贺
· 梦里时时问故乡——凭吊大唐宰相柳
· 柳宗元遗恨长安
· 柳下惠长寿书著失遗考——《素书》
· 柳长忠:中国文字的精气神,让书法
· 柳永《劝学文》:养子必教,教则必
· 心正笔正 人清词清——第二届柳
 柳下传人
· 柳下惠“坐怀不乱” 新说
· 护墓老人与柳下惠墓
· 柳下惠著作失传之谜
· 柳下惠家族传千年《家范》
· 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 让“柳下惠之风”劲吹
· 陕西蓝田后裔家谱引发柳公权墓之争
· 姓氏文化专家发现韩国柳氏根在河南
· 莫逆之交的柳下惠与孔子后人
· 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柳氏通谱
· 《河南日报》:“和圣”柳下惠
· 柳 下 惠 的 长 寿 秘 诀
· 2020年5月30日《澳门日报》
· 柳下惠后裔在京研讨先祖和圣柳下惠
·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参与支持在北大
· “胶东郡望”:十世封侯的高疃柳氏
· 柳氏家谱目录
· 男子自称柳下惠后人来南昌寻同宗(
· 家谱寻根 给自己找个位置(组图)
· 揭开柳下惠家谱之谜
 友情链接
聚韩网 | 中华姓氏大讲堂 | 柳河东集 | 濮阳柳氏文化专题 | 李氏网 | 柳宗元文化专题 | 万家姓柳姓专题 | 中华大族谱

网站简介 | 广告合作 | 招聘信息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天下柳家人qq群81675324

天下柳家人网站http://www.txljr.com

咨询热线13051818154(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