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本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结合文字、书法、凋刻美学,创作者将个人心中思考融入印面佈局,朱白呼应、千变万化则自然成趣。
历代刻章印材有金、银、铜、玉、石、牙、木、角等等,近期书画用印大都以石印材为主,因产地不同而印材质地、纹理、色彩亦有很大差异,且前常见的印石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等,经过精心加工打磨过的珍品印石,光洁晶莹且清丽温润。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上等石材质细微润而不腻,豆青色者光泽透明质地坚靭,不硬不燥,易凋利琢,是篆刻界刻製石章的名贵材料。
寿山石产于福州市郊之寿山,石质绵密泽润者,色彩丰富,别具一格的璞纹、格纹,是鑑别真假的标志,呈透明、半透明的天然冻石,以芙蓉冻着称,石佳如羊脂白玉,令人爱不释手。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西北之昌化县,其中最名贵者呈半透明、红斑鲜豔深厚、地淨无砂,俗称昌化鸡血石,深获一般社会大众所喜爱。
巴林石是近期新开採的石材,产于内蒙古赤峰,色彩、纹路相当丰富,挑选时只要不含砂钉,没有裂痕,亦是篆刻界普遍使用的印材。
此外还有坊间可见的福建莆田石、湖广楚石、陕西煤精石、江西蕴彩石、宁波大松石……等等,只要石质好、下刀容易,都可作为篆刻印用之材料。
边款是篆刻作品完成后的落款,印章边款文字的内容,简单的形式多是作者署名或别号,加注创作年月和地点等。有些创作者喜在边款刻製诗词、佳句以抒情怀,或者对所刻印文加以说明,注明印文出处,也可记述自己当石治印的体会和见解,边款的书体行、草、隶、篆均有,一般使用之单刀刻法,不用书写,使刀代笔,铿锵有力,予人有高古拙朴之美。
书写篆书是学习篆刻的基本功夫,需要长期累积厚实的基础。印面佈局注重疏密相间、参差错落有致、协调和谐且变化自如,则一方印章「妙在不可说」的艺术效果,是可预期的渐臻佳境,不只是耐人寻味,将是历久而弥新。
柳炎辰老师承先启后,从事书法、篆刻教学工作二十馀载,从游者累计达数千人,其认真推广书法篆刻艺术与创作的恆心和毅力令人感佩。
一群来自不同领域,喜爱书法篆刻艺术的创作者,于2000年组成「大墩印社」,他们乐于与文字为伍,借文字无穷的变化,激发拓展不同的方寸天地,在书画上印章虽是小小的钤记,却造就书、画、印相得益彰的韵趣。
成立于1999年的台中市拓朴艺术学会,在创会理事长柳炎辰老师的带领下,持续推动并举办各项艺文活动,今2012年在南投县政府文化局文物陈列室,举办「情投艺合~柳炎辰师生篆刻展」,共有师生38位参加,展出印章、印拓超过300馀件作品,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大墩印社第一届社长廖光毅医师,第二届社长鄞美淑女士,夫妻二人同游印艺十馀年,热诚活力不减,自然而然的传承接替,让书印之情投入生活美学,共享金石乐趣。
《人间味?篆刻情》第五辑在大家期待下,配合此次展出同时出版,学员勤学可贵的向心力,累积丰硕的成果,愿与各界同好共同分享创作心得,更希望这次联展能带动书法篆刻艺术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生气盎然的艺术领域,欢迎大家前来慢慢观赏、细细品味,将有您意想不到的惊喜飨宴,展期为101年2月11日至3月4日止在文化局文物陈列室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