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北漂游子报效桑梓反哺家乡倡议书
柳哲
亲爱的海内外的游子们:
您们好!我是一名北漂的游子,我的家乡是浙东金华的兰溪梅溪,与大家一样,15年前,我背井离乡,满怀憧憬,只身闯荡京城,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北漂岁月。
在这15年里,有收获成功时的喜悦,也有遭遇挫折时的烦恼,更多是那挥之不去的乡愁!
对于故乡的眷恋,是如此的一往情深;对于亲友的思念,是如此的牵肠挂肚!这一切的一切,只有离开故土的游子,才会有最切实的感受!
元代著名学者、“儒林四杰”之一的柳贯,系我的21世先祖。在元朝,他在京先后任国子助教、博士,太常博士,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先后达十年之久。先祖柳贯的诗句“河东吾土首山阳,梦里时时问故乡”,正是我客居京城多年的心情真实写照!
故乡的山水,是否仍然依旧;故乡的亲人,是否仍然平安;故乡的面貌,是否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故乡的文化,是否已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乡的一切啊,无不牵系着我的心!
金华籍著名诗人、我的家乡先辈艾青在《我爱这土地》的诗里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正是我对家乡炽烈情感的真实体现!
1996年3月,我自费到北大中文系进修,以后一直从事曹聚仁、柳氏文化、家谱文化、香山文化、熊希龄等的研究,经过15年的努力,至今已出版了《柳氏名门》等著作,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文章,被媒体誉为“北大旁听十年熬成的学者”、“北大游学代言人”、“曹聚仁研究专家”、“姓氏文化专家”、“柳氏文化专家”,先后筹办过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京城游学堂、香山文化部落、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等公益机构。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世界日报》、《浙江日报》、《金华晚报》等数百家的媒体,先后报道过我的事迹,作为一名游子,以自己的努力,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些许的成绩,也算是没有辜负家乡父老乡亲对我的期望与厚爱!
对故乡的情啊,深似海;对故乡的爱啊,高如山。对故乡的山水,魂牵梦绕;对故乡的牵挂,无时不在!
客居异乡,虽然不能随时返回家乡,亲自参与到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但对于家乡的发展,无不时刻牵挂!
1999年,我为修复家乡浙江兰溪的曹聚仁故居,募集了15万元善款,捐赠给了兰溪市人民政府,以示支持!另外,我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支持了《宋濂全集》、《柳贯诗文集》等不少的家乡文化事业。
今年6月1日,在宋濂诞辰700周年到来之际,我就家乡浙江兰溪市级文保单位宋濂祠堂亟待修缮与保护的问题,给浙江兰溪市市委书记宋志恒、市长吴国成写信反映,令人欣慰的是,兰溪市政府有关部门很快就有了正式的答复与回应。
在最近2个月中,《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物报》、《今日早报》、《金华晚报》、《兰江导报》、《义乌商报》、《今日浦江》、兰溪电视台等媒体,也都争相作了报道,给予了积极肯定与支持。
在这次宋濂祠堂的修复活动中,我还联络了兰溪文化局、浦江县文联、梅溪书画社、成都市锦江教育局、中华宋氏宗亲会以及宋濂后裔宋炳良、浦江籍企业家江东放等也都无私支持或慷慨解囊!
我相信在11月18日宋濂诞辰700周年之际,宋濂祠堂在地方政府领导、宋氏后裔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宋濂祠堂一定能够修缮一新,以迎接海内外的宋氏宗亲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光临!
在外的游子们,不论是身价过亿的企业家,还是一文不名的精神流浪汉,或是正在求学的莘莘学子,更是为了生计奔波的打工者,地位固然有所不同,财富也有多少之别,但对于家乡的感情,我想应该都是一样的!
从这些年来的亲身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游子,只要心存“反哺家乡”之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就一定能够报效桑梓!
“一枝独秀不是春”,反哺家乡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为此我倡议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其所能、回报家乡!
为了激发海内外的游子“报效桑梓反哺家乡”的热情,我决定与志同道合的海内外游子一起,在京创办一家公益机构——报效桑梓反哺家乡游子服务中心(暂名),建立“游子反哺家乡网”,推动“游子反哺家乡”的“爱国爱乡工程”,欢迎海内外的有识之士与游子加盟,以期共襄盛举,报效桑梓!
笔者在此倡议,每一位游子在一年中,至少回一次乡,为家乡至少做一件好事,或资助一位家乡失学儿童,或扶住一位孤寡老人,或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或捐款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或为家乡招商引资,或想方设法宣传家乡等等。
每一位游子都积极参与到“报效桑梓反哺家乡”的行动中来,如果你们对“报效桑梓反哺家乡”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与我联系!
情是故乡浓,月是故乡明,“报效家乡反哺桑梓”公益活动,竭诚欢迎游子们参与其中,为家乡的发展,竭尽绵薄之力!
即颂
每一位游子阖家平安!事业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