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PK孔子家谱,拟申请文化遗产
根据柳哲的介绍,柳哲少时就对家族研究很有兴趣,不到20岁就开始广泛搜集各种相关资料,他见过的家谱有上千种,搜集到的家谱有三四十种,“我家也有家谱,但是只到北宋,后来就没有了,但是柳下惠为祖先是家谱上写得清清楚楚的。前不久,安徽的一位宗亲柳艳舟从网上看到我的消息,打来电话说有一套家谱,并把电子版发给我。我看后很惊讶,这就是《河东柳氏家谱》。” 这套家谱的全名为“安徽岳西潜阳河东柳氏家谱”。柳哲说,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士师,在当时也算是“皇族”,而当时的名门显族都有记载家牒?穴即家谱?雪的习惯,所以柳氏家谱从那时候就开始记录了。据考证,现在传世的版本是民国时期刊刻的,但家谱在唐朝大规模修编过。这套家谱还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题字,可见当时柳氏家族之地位非同一般。 柳下惠生于公元前720年11月18日,卒于公元前621年12月3日,享年百岁。祖居山东曲阜一带,其祖上是鲁国王族,本姓展,名获,字禽,一字季,柳下是其封地,惠是他死后的谥号。故称柳下惠。姓柳从其开始,推他为始祖。秦朝末年,后人柳安迁往河东,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封河东君,于是这一支就在河东繁衍开来。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姓柳的都是柳下惠的后人,只有河东这一支才是。 柳哲认为,这套《河东柳氏家谱》有一个特点,可以PK孔子家谱。“去年有新闻报道,说孔子家谱要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是世界上最长的家谱,达82代。我认为这个结论不严谨,更长的家谱可能还有,只是孔子的名声太大,而谱系的保留又一直完好。至少我们柳氏家谱就比孔子家谱长,因为柳下惠本身就比孔子大169岁,而且按照民国时期的谱序记载,从柳下惠往上推,可以上溯到鲁啸公、周文王、甚至黄帝,长达四五千年,这不是我编造的,是有依据的。” “我现在的想法是跟拥有这套家谱的柳氏后人合作,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哲说。
首次发现柳下惠夫人画像
柳氏家谱,目前全国发现的有几十种,其中这套《河东柳氏家谱》最为宝贵。 这套《河东柳氏家谱》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谱系完整,从柳下惠开始到现在将近90代。第二,家谱中有历代祖先画像达三四十幅,其中有柳下惠夫妇、柳宗元、柳永、柳升(明朝时修建北京城的副总指挥),这在过去的家谱中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柳下惠夫人的画像是第一次发现。第三,这个版本有柳宗元作序,有书法家柳公权的孙子柳(王比)作序,有北宋文学家柳开(柳公权五世孙)的序,总之,从唐宋元明清历代序文完全。“尽管这些文字在《柳宗元全集》和《柳开文集》中并没有记载,但据我考证应该是真的,因为古代人修家谱很少作假,何况这套家谱中还有朱熹的题词。” 根据家谱,可以考证出柳氏家族中人的辈数关系,以前,柳宗元承认是柳下惠后人,但具体是多少代不详,现在根据家谱可以推断出来,柳宗元是40代,柳公权是41代,柳(王比)是43代,柳永是45世孙。 至于柳下惠之妻须句氏,春秋有须句国(现在的须姓就是须句国后代),后被鲁国合并,须句氏也是名门望族,二人结亲符合当时历史背景。至于须句氏具体姓什么还有待考证,有人说姓姜,是否美貌不可下定论,但其贤惠在《列女传》中就有记载,柳下惠的谥号“惠”就是夫人定的,这也表明了她的才能。
坐怀不乱可能虚构
我们对柳下惠最熟悉的典故就是“坐怀不乱”,但柳哲说,综合各类专家考证以及自己对各种柳氏家谱、新近发现的“安徽岳西潜阳河东柳氏家谱”的研究来看,柳下惠坐怀不乱可能是虚构的故事。 最早提及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的是《孟子·万章下》和《荀子》。但《孟子》中也说是道听途说,并非亲眼所见,而且具体细节并不明晰。 对这一故事的细节描述得比较具体明晰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元人胡炳文,他的著作《纯正蒙求》对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郭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另一个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不乱附妄》中写到:“夫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晚不乱”,两个人所写的故事的具体内容大同小异,基本相似。 不管“坐怀不乱”是否真有其事,柳下惠在当时确实具有正直之名,后人把他称作“和圣”。而根据柳哲的考证,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柳下惠的影响的,这可以从孔子的著作中看出来。柳下惠既有治国安邦之才,又具正人君子之风。但生不逢时,一直未被重用,只做过士师(管刑狱)这样的小官。又因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三次被罢免,从无怨言。后世的孔子、孟子将他列为“被遗落的贤人”,孔子赞扬他:“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斯已矣。”又说:“藏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柳下惠主张和善,不喜欢战争,对民族、社会的利益更加看重。不当官的时候,与百姓打成一片,并兴办教育。其弟子也曾有数百之众。“有人说孔子是中国最早创办私立教育的,实际上柳下惠远远在他之前。家谱中有记载,写他带学生到处游学,甚至有学生的名字比如西仲良。而且,孔子还可能是柳下惠的门生的门生,《论语》中把柳下惠尊为圣贤,受他影响很多。在当时,柳下惠确实是道德楷模。”
为柳永正名
提起修家谱,柳哲觉得委屈:“很多人不理解我们,好像我们牵强附会,往名人上靠,搞血统论,还有人批驳取笑我们,问柳如是、柳敬亭是否也是我们这一支,其实柳如是本名杨爱,是后改的名字,而柳敬亭有人考证他本姓曹,有可能是曹操的后代。” 更大的误解是对写下“杨柳岸,晓风残月”等传唱千年名句的宋朝大词人柳永,世人对柳永的了解多出自宋人笔记和小说家冯梦龙著的《喻世明言》第十二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这篇小说,说柳永死后由青楼女子凑钱安葬。对此,柳哲介绍,他在研究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京江柳氏宗谱》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江苏丹徒县志等资料时发现,柳永的父亲柳宜当过监察御史,官至工部侍郎。且柳永并非无后,而是有子名为柳氵兑,柳氵兑曾官至陕西司理参军,还有一个侄子,名叫柳淇,官至太常博士。按宋朝的民情来说,既然柳永有儿子,而且是做官的,自然死后由其子安葬,而且费用不成问题,不可能由青楼女子凑钱来安葬。 史料记载,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曾为柳永写过墓志铭,王安礼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翰林院学士,官至尚书左丞,是不会为一般人写墓志铭的。 柳哲认为,柳永的《劝学文》被收录在《古文真宝》中,《劝学文》讲述,教育孩子要“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很难想像,一个父亲和儿子都是有政绩的官员,且自己关心百姓、严于教子的人,会每日混迹青楼吗?
■声 音
“家谱热是难得的好事”
目前社会上,寻找和修订家谱的现象越来越多,对此,姓氏研究家柳哲说,家谱热是好事,很难得。因为家谱具有非常宝贵的文化价值。 首先,在资料保存方面,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参考了大量的谱牒。我手头还有一套展氏家谱——因为柳下惠本姓展,故也是柳氏家谱,这套家谱的宝贵之处就是揭开了柳下惠的封地之谜、故居之谜、墓葬之谜,介绍了柳下惠墓从汉、晋之后的保护情况,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其次,能够起到教化作用。家谱中一般都提倡孝父母,讲礼仪,重教育,对偷盗赌博奸淫等不良行为有严格的限制和惩罚,有很好的教化作用。比如我发现的柳传志的家谱中就有家训十条,家戒十六条,规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如果孤儿生活和求学有困难,亲属都要鼎立相助,如果现在也能这样,就不用搞希望工程了。 还有,家谱文化能够凝聚华夏儿女的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并不是传统的就不先进,传统也是有生命力的。朱熹曾把家谱称作“家宝”,别的可以丢,这个绝对不能丢。“我力主家谱文化复兴,五千年文脉不能断,假如不重视家谱,中国要灭亡的。这对两岸统一也是积极的,连战、宋楚瑜等人也讲家谱,忘本的人是得不到尊敬的。”柳哲说。 要想华夏文明复兴,就要复兴传统文化,就要复兴家谱文化,否则,所谓的华夏文明不过是空中楼阁。所以,现在的家谱热也是好事。虽然家谱文化中也有陋习、弊端和负面的东西,但主流是和谐的,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法律的必要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