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唐朝有个柳公权
距今1235年前的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已经七十岁了,之后将要接替中国书法旗手的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于今天的陕西铜川耀州柳家原的土炕上。丹州刺史柳子温已有一个十一岁大的儿子,起名公绰,这小儿子就叫公权吧。这一年,文学家韩愈十一岁,白居易、刘禹锡七岁,柳宗元六岁,可谓英才辈出的年代。
柳公权五岁时捉笔写字,这时他所崇尚的前辈颜真卿被叛贼杀害。自幼嗜书好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时,已能填词作赋。小时候,他的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到父亲和先生训斥,自尊心受伤后日夜苦练。一天,柳公权参加村旁老桑树下的笔会,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在一旁观摩,看了柳写的“飞”“凤”“家”三字说,这娃的字像我的豆腐脑儿,软塌塌的没筋骨,还不如人家用脚写得好。翌日,他在城里见识了没有双臂用脚写字的残疾人“字画汤”,跪拜为师。
他喜好观察飞雁游鱼,跑鹿奔马,常观屠夫剥牛剔羊,从自然界中领悟书道。博览群书,从字画汤的奔放到宫院体的秀媚,从欧体的润朗到颜体的清劲,终日研墨练字,才华初露。二十四岁时尚未入仕,即应邀书写《河东节度李说碑》。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当了状元,入仕为官,授秘书省侍书郎。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仕途生涯,竟然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
一天,唐穆宗与柳公权一起谈论书法,皇上问道:“你的字写得笔法端正,刚劲有力,可我却写不了那么好,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好呢?”柳说:“写字,先要握正笔。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笔才能正。”
到了唐敬宗执政时,柳公权迁为起居郎。他潜心研习儒学与《庄子》,喜好佛与道,从中汲取心灵滋养,求得某种超脱。名作《金刚经刻石》,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柳在五十岁以前的书作,可见其学锤繇、王羲之书体,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的体态,而成柳家书艺。六十岁,书《冯宿碑》,石存西安碑林。此后有《玄秘塔》、《神策军》相继问世,成为千年楷书典范。
有一天,唐文宗同几位大臣在一起谈论国事,柳公权也在场。文宗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裳已经洗过三次了,它现在还穿在我的身上。”一位大臣奉承说:“陛下的俭朴胜过了汉文帝呀!”柳公权则说:“陛下作为天子,最重要的事要选用那些有才德的人,罢免那些没有才德的人,让应该得到奖赏的人得到奖赏,使那些应当受到惩罚的人受到刑罚,这才是天子最宝贵的美德。穿件洗过的衣服,固然很好,可不过是细微的小事。”唐文宗觉得有道理,命柳兼任谏议大夫官职。
六十岁之后,柳公权恩宠日增,人缘书贵,书因人重。柳体法度森严,面目又变颜体之肥,而为清劲挺拔,瘦硬通神,在唐晚期以一种新的书体及其劲媚之美引起了人们的赞赏。从而有“颜筋柳骨”一说,包含一个书法家做人的风骨。
七十岁后,柳公权为国子祭酒,历工部尚书,位居亚相。八十二岁时因年老力衰,在上尊号时不慎讲错,遭御史弹劾,结果被罚了一季的俸禄。懿宗时,改为太子少傅。八十有七,书《魏谟碑》,这是他最后书写的一块碑。晚年,隐居于京城南现称柳沟的鹳鹊谷,修行书道。
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卒,时年八十八。他的骨骸和灵魂,回到了出生的地方京兆华原。今耀州区阿子乡让义村北,有柳氏兄弟墓,绰墓在东,权墓在西。
□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