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培铮
柳州罗池庙何年建造,沈传师何年书庙碑?古今学者都一致定为:庙建于唐长庆二年( 822 ),碑文写于长庆三年。据韩愈《罗池庙碑文》:“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 …. 三年孟秋景辰庙成,明年春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柳宗元元和十四年逝世,加上“后三年”,是长庆二年。“明年春,书其事于石”。这“明年”就是长庆三年,看来“合理”。
但此碑尚在,赫然写着:长庆元年正月十一日建立。时间提早了三年,这误差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见圆满。
笔者对照韩文和石碑,反复思考,终于找到一些线索,但不敢就说对,特提出就正于方家。
碑文(按:这就是韩文原稿)说:“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三年,是指柳宗元治柳的三年,即元和十一年( 816 )、十二年、十三年。下文说:“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这“明年”指元和十四年( 819 )。“后三年”,却是从柳侯当时与部将魏忠、谢宁、欧阳翼饮酒旗亭算起,即元和十三、十四、十五年。其中元和 十五年正月廿七日 ,唐宪宗已被宦官杀死,其三子李恒即位,是为穆宗,第二年改元长庆。
这“三年”是未然之数,所以首尾统计,与前“三年,民各自矜奋”不同。
再详引前文:“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之曰: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景,韶也,即嘉辰谷旦之意;一说景即丙,避李渊父昞諱。若照此,知罗池庙落成于元和十五年七月,那月辛丑朔,则是“侯降于州之后堂”半月后。
若韩愈叙柳侯死三年后方见显灵、托梦,必非志异笔法。
文章又说:“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这“明年”,谁都知道是庙成后的第二年。但是在长庆元年,“其事”包括谢宁说到柳侯显灵,以及“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等等……
传原碑已毁,得于清何绍基藏宋拓孤本重摩,上有王鐸题记,又经翁方纲议论,当然经柳州士民瞻仰,便成“石证”。
这碑文还澄清了历史上一些看法,别的版本当以之为准。
迎享送神诗中“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之句,欧阳修疑为“秋与鹤飞”,是因未见原稿之故。
韩愈文成即找沈传师书丹,陈曾篆额。顺便说陈曾官位是“朝议郎桂管观察支使试太常寺协律郎上柱国”。朝议郎,管天子治朝之礼叙。支使,唐置,为节度、观察等使僚属。其职与掌书记同。试,试署,非实授。太常寺,官名,秦置奉常、汉更名太常,北齐曰太常寺,掌宗庙礼仪,历代因之。协律郎,汉曰协律都尉,晋改为协律校尉,后魏始置协律郎,隋唐以下因之,掌管调和律吕。上柱国,楚制,凡破军杀将者为之,位极尊宠。唐以后为勋官,为正二品。
沈传师是沈既济之子。沈既济唐德宗时任左拾遗、史馆修撰,后官至礼部员外郎。通经史,善小说,撰有《建中实录》十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
《旧唐书穆宗纪》:元和十五年正月丙午即皇帝位,是日召翰林学士段文昌、杜元颖、沈传师等于思政殿並赐金紫。故沈自称中书舍人(魏晋以后置,专掌诏诰制敕,权位极重)史馆修撰赐金鱼袋。(鱼袋即鱼符,以玉金银饰之,明等级贵贱。)
韩愈碑中称“尚书吏部侍郎”。也注释一下:隋唐置尚书省,置左右仆射、左右丞分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並于六部各置尚书一名。( 《集韵》尚,辰羊切,主也,汉官也,书主大计。 平声。白居易诗:“曾到尚书墓上来”、薛能诗:“旧将已成三仆射。老身犹是一尚书”可证)。
韩愈于元和十五年七月,前往宣諭军阀王廷湊,大义凜然,使其畏重,为朝廷挽回面子,为国家统一事业作出贡献,苏东坡称赞他“勇夺三军之帅”就指这里。回来后穆宗对此很满意,即将他升迁此任。
通讯处:柳州飞鹅路 43 号 2--2--2--3 邮编 545005
电子邮箱: sahuicun1122@yahoo.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