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氏新闻 |
|
梦里时时问故乡——凭吊大唐宰相柳奭墓 |
发表日期:2021/2/7 新闻来源:天下柳家人 |
柳哲
唐中书令柳奭遗像
唐中书令柳奭墓
元代大儒柳贯写过这样的怀乡诗句:“河东吾土首山阳,梦里时时问故乡”,先祖河东故土情结,让我萦怀不已。
春节之际,我又一次千里迢迢赶至河东故土——山西夏县胡张乡柳村寻根谒祖,祭扫先祖唐宰相墓。只见残碑孤立,荒草萋萋,人迹罕至,岂能不独怅然而涕下?!想当年,柳宰相柳奭,位极人臣,皇亲国戚,荣华富贵,光耀门楣,如今残碑断碣,荒凉不堪,祭扫无人,禁不住悲从中来!
柳宰相墓,何人之墓?唐高宗朝中书令柳奭墓也。柳奭,何人也?唐代文豪柳宗元之伯高祖,唐高宗王皇后之亲舅舅也。柳奭出身于河东柳氏,历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他曾建议王皇后收养李忠为子,后因皇后失宠,请辞相位,罢为吏部尚书。王皇后被废后,柳奭历贬遂州刺史、荣州刺史、象州刺史。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诬称柳奭谋反,唐高宗遂将他处死,家产抄没。中宗年间,柳奭平反,冤案得以昭雪。
先祖墓前,徘徊良久,依依不忍离去。只见楼角上方覆瓦已有掉落,顶上数株荒草已经干枯,砖砌的楼身,多半已呈土黄色,中部白灰砖缝尚清晰可辨。碑楼高约有4米,宽1.42米,厚0.9米。碑楼上有“追远”二大字,赫然入目,寄托哀思。墓周身有铧犁和锹铲削过的痕迹。这里多次出现盗墓贼,幸好当地群众与后人警惕性强,被及时发现,才不至于被盗掘破坏。墓围仅20.5米,墓高1.5米,规模并不很大。
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李治皇后为王氏,多年无子,与萧淑妃争宠,从感业寺迎回先侍太宗而后削发为尼的武则天。武氏当时为才人。王皇后意欲武氏帮助自己打败萧氏。不料,事与愿违,引狼入室,高宗皇帝与武氏早有恋情。武氏一入宫,先恭而后倨,很快就施展权术和手腕,不久便与王后和萧氏为敌,野心勃勃,觊觎皇后之位。为稳固皇后地位和自己的既得利益,王皇后舅父、中书令柳奭与太尉长孙无忌以及宰相褚遂良、韩瑗、于志宁等,谋立高宗李治长子李忠为皇太子,他是出身“微贱”的刘氏所生。不料,武则天日益得宠,王皇后、萧氏一同被疏忌。柳奭忧惧,被迫上疏辞去枢密之任,转为吏部尚书。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诬告王皇后与其母魏国夫人为“厌胜”(一种咒人巫术),株连柳奭,贬为遂州刺史。途中,又以泄漏禁中语之罪,加贬为荣州刺史。王皇后被废,武则天立为皇后。显庆二年(657年),许敬宗、李义府根据武则天旨意,诬柳奭与韩瑗、来济、褚遂良等“潜谋不轨”,再贬柳奭于象州刺史。后二年,又以“潜通宫掖,谋行鸩毒”罪除名,终被朝廷下诏,身带枷锁,诣京师后杀害。曾为大唐第三任皇帝高宗李治妻舅、宰相柳奭,就如此结束一生,实在是惨烈至极。柳宗元曾在他的诗文集中,回顾家族这一冤案。他说:“人咸言吾宗宜硕大,有积德焉。在高宗朝,并居尚书省二十二人。遭诸武,以故衰耗。武氏败,犹不能兴。为尚书吏者,间十数岁乃一人。”(《送澥序》)柳氏家族遭此厄运,让柳宗元刻骨铭心。
据查《康熙夏县志·名贤》载:“唐柳奭,宗元曾伯祖(实为伯高祖)。高宗永徽二年为中书令,与长孙无忌等,为立武昭仪事,贬荣州刺史,又贬象州。四年诏御史,追诣京师,与无忌皆被杀。”
乾隆年间的《解州全志·卷十一·夏县·古迹》载有“柳宗元墓”条:“在县北三十里柳村,断碑剥落不全。按韩昌黎柳州墓志云,归葬万年先人墓侧,甚确,而此有墓,未详。”
《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二·夏县·山川》载:“柳谷在县南十五里中条山内。唐阳城寓居于此。今其地名阳公乡。旧志谓柳宗元居,不知所据。”
光绪年间的《夏县志·贤才》载:“柳奭……柳楷长子。永徽中为中书令,后贬象州刺史。显庆四年,许敬宗构柳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于武后,遂见杀。时论惜之,祀忠孝祠。”
任官隋朝时,曾出使高丽而卒,柳前往迎丧,尽礼尽节,悲伤过度,“号踊尽哀,为夷人所慕”,可见是个忠孝仁厚之子。贞观年间,柳奭累迁中书舍人,后擢拜兵部侍郎,永徽三年(652年)代褚遂良为中书令,仍监修国史,可见又是个饱学之士。《旧唐书》载:“奭既死非其罪,甚为当时之所伤痛。”数十年已过,直到武则天神龙初年,乃复柳奭官爵,当初受牵连打击而流放、逃散的子孙亲属一概免罪。再到唐开元初年,柳亨之孙柳涣任中书舍人,上奏请求“许臣伯祖(柳奭)还葬乡里”,才由曾孙柳无忝得诏,护柳奭灵柩回归乡里,官给丧事。宦海无情,当年卷入唐高宗后宫王、萧、武之间的勾心斗角,或者说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场轩然大波的政治斗争中,不幸充当牺牲品的宰相柳奭,总算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了!
柳奭,字子邵。死于显庆四年(659)。其父柳则任官隋朝时,曾出使高丽而卒,柳前往迎丧,尽礼尽节,悲伤过度,“号踊尽哀,为夷人所慕”,可见是个忠孝仁厚之子。贞观年间,柳奭累迁中书舍人,后擢拜兵部侍郎,永徽三年(652年)代褚遂良为中书令,仍监修国史,可见又是个饱学之士。《旧唐书》载:“奭既死非其罪,甚为当时之所伤痛。”数十年已过,直到武则天神龙初年,乃复柳奭官爵,当初受牵连打击而流放、逃散的子孙亲属一概免罪。再到唐开元初年,柳亨之孙柳涣,任中书舍人,上奏请求“许臣伯祖(柳奭)还葬乡里”,才由曾孙柳无忝得诏,护柳奭灵柩回归乡里,官给丧事。
柳氏宗亲柳海峰、柳春华曾寄给我清乾隆年间一位柳氏先祖墓志铭的拓片。墓碑额题“皇清”大字,落款为“本邑庠廪膳生员张吉士沐手撰文……大清乾隆六十年(1795)岁次乙卯清明立”。石碑嵌入楼体深约尺余,圆额,上刻“祭如在”三个大字,碑题“柳氏坟茔祀祖碑记”,碑刻“明故显祖柳公暨配李氏合葬之墓”大字十分醒目。其中“显祖柳公暨配李氏”无名讳,左右刻有长子、次子、三子分别为德、恩、义葬茔及后裔名讳。碑由三子后裔“孙柳阳麟立石”。时在“清康熙四十年(1701)岁次辛巳三月清明之吉”。
这是研究河东柳氏文化名人柳宗元家族史及其后裔聚居地而难得一见的古碑刻,可堪珍贵。根据碑文记载,夏县柳村柳氏为柳宗元之后,实为难得的发现。根据墓志铭记载“夏邑为河东故土”,可以证实夏县是柳宗元的故里,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在柳村一带,有关柳宗元的传说流传甚多,这里不妨介绍一二。
传说之一“柳司马道”。说是在唐时,柳村有一条大河流经闻喜县的店头堡村。店头堡村的人想与柳村人争夺此河,就在自家的水井上做了井盖,再在井盖上填上土,并在村里挖了大水池。村民对外宣称是靠天吃饭,找官府请求把此河当作饮用水源。
彼时,柳村推选有才之人柳宗元前去谈判此事。柳宗元提出:“你们可以使用此河,但我们放牧饮马也得使用这条河。”双方在官府协调下达成一致,店头堡村人可以饮用河水,但给柳村留了一条七尺宽的马路,并重修一条河渠至柳村河头青龙桥,沿路还曾有许多拴马桩。这条马路有30余里长,因为柳宗元曾被贬为永州司马,被人称为“柳司马道”。
传说之二“宗元牌坊”。据柳村的老人们讲,柳村原有一座柳宗元牌坊。在旧时社会,官员经此,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柳宗元的尊重。相传,慈禧太后躲避八国联军逃跑时路过闻喜,她的探路先锋在柳宗元牌坊处遇阻,被要求按照规矩下马,探路先锋斥责一个小官还敢挡太后的驾,说是要移走牌坊,但最终还是绕道而行。到了民国初期,盗墓贼猖獗,柳氏后裔才把牌坊拆掉,用马车拉回村里,填埋到柳氏先祖的墓道里。
传说之三“柳氏祠堂牌位”。原柳氏祠堂占地面积有一亩地大,建造年代不详,祠堂里有个香炉匣子,里面有三样东西:一顶乌纱帽、三个牌位、三张画像。据介绍,柳海峰的父亲见过其中一张画像,画的是一个头戴草帽、留着胡须的老头。乌纱帽由老辈人柳双仁的父亲柳喜娃保存,柳双仁的弟弟柳虎仁说乌纱帽至今还在。画像由柳保合的父亲柳天君保存,20年前被填埋到柳氏先祖的墓里了。三个牌位现在由柳春华保管供奉。这三个牌位是柳氏一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很尊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年清明节,柳氏家人都会拿着三个牌位到县府领祭奠供品,有三头猪、一头黑牛,还有麻花、油饼等。官府对柳氏后裔在任用上也有特殊照顾。柳氏后裔在结婚时能坐两顶轿,还能搭銮驾。如遇婚轿和官轿碰上,当官的还要给柳家人家让路。据柳家老人说,早年间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说是夏县胡张乡柳村人都可以有同等待遇,这都得益于柳宗元的荫德。
在柳村村民赵广录房后,原先有3块丈余高的石碑,上有碑帽,碑帽上雕有龙的图案,记载着柳家的家史。柳村老人们常说,每年的二三月都会有人来此祭拜,之后就到近前的文庙里讨论柳家的家事,可惜后来当地开石灰窑把石碑损毁了,着实令人万分惋惜。
有关柳宗元及其家族的传说,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夏县柳村丰厚的记忆。柳奭墓对研究柳氏宗族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作为研究柳宗元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雨过天晴,蒙冤必雪。柳宰相最后魂归故里,叶落归根,聊可告慰!柳氏先祖柳宰相墓前,焚香祭拜,心痛如割,泪流满面。一代忠臣,陷害而死,最后得以昭雪,有幸埋骨故土。千年之后,柳宰相墓,无人问津,保护欠佳,宣传不够,到底谁之过?柳氏后人,问心有愧;夏县乡人,难逃其咎;夏县政府,不可推卸!
牛年春节,作为后人,不远千里,来此祭拜,发愿高规格修缮先祖柳宰相墓园,以促进夏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推动柳宗元故里建设,以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作者系独立学者,海峡两岸杂志社外联部部长、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联系手机13051818154(同微信)
|
上一篇:柳宗元遗恨长安 下一篇:发扬三大精神,实行五道志愿!恭贺宗亲牛年 |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
|
免责声明:
本栏转载相关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本身为转载资料,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涉及到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1746646817 Email:1746646817@qq.com |
|
|
|
|
柳氏新闻 |
|
|
|
柳下传人 |
|
|
|
柳氏通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