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柳氏新闻 | 柳下传人 | 柳氏通谱 | 柳下书堂 | 中华姓氏大讲堂 | 柳氏名人 | 河东柳氏 | 韩国柳氏 | 台湾柳氏 | 海外柳氏 | 其他柳氏
柳氏研究 | 柳氏家谱 | 柳氏祠堂 | 柳氏寻根 | 柳氏墓地 | 柳氏家训 | 柳氏行辈 | 柳氏风俗 | 柳下惠研究 | 柳宗元研究 | 香山文化部落
柳永研究 | 柳贯研究 | 柳公权研究 | 柳亚子研究 | 和圣书院 | 谱牒学堂 | 万姓归宗 | 唐宋遗风 | 京城游学堂 | 曹聚仁研究 | 中华善业联盟
炎黄一脉,万姓归宗! 弘扬祖德振兴家族恪守家训,传承家风!和圣惠公,孔孟推崇; 展柳一家,天下大同!河东世泽启千年,笔谏家声传万古!天下柳氏一家亲,齐心协力修通谱!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总会 中华柳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中华柳氏商会 中华柳氏文化研究会 中华柳氏书画家联谊会
 柳氏新闻
堂号:记载家族历史 传承优秀文化
发表日期:2014/6/5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

堂号:记载家族历史 传承优秀文化

本报记者 刘 婵 张 妮

    中国文化报编者按:又到一年清明时节,寻根问祖、追终慎远又一次牵系着海内外华人的心。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作为家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堂号也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堂号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很多内涵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不管是对于一个家族优秀传统的传承,还是对于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提高,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堂号: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号。”《现代汉语词典》给了堂号这样的解释。“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人向有好名的习惯。高大宽敞的厅堂,取上一个大方儒雅的名字,这简单的几个字,发展成为家族重要的文化符号。或追根溯源,或缅怀先祖,或训勉后人,堂号与家风、家训、家规等一起,成为传承家族优秀品德言行的重要方式。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寻根问祖、追终慎远又一次牵系着海内外华人的心。传承家族文化的堂号,也再一次成为连接家族成员的纽带。

追根溯源 缅怀先祖 训勉后人

家住江苏南京的何先生想寻找江苏淮安何氏家谱,期待早些认祖归宗。去年清明,他在报纸上刊登了自己的“寻亲启事”:曾祖父大约1906年从江苏淮安逃荒到南京,家族堂号是“庐江堂”,希望能找到宗亲。报道刊发之后,何先生陆续找到线索,终圆“寻亲之梦”。“家谱在我曾祖父逃荒时遗失了,同宗的其他人手里还有。”何先生通过自己的堂号,最终找到了家谱,也找到了同一宗族的亲人。

据记载,“庐江堂”始祖为韩瑊,为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后改姓为何。《浈阳水木记》记载:“瑊公姜妣皆寿百龄,卒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也称何坟冈,至宋犹存。”后来韩瑊子孙在庐江一带繁衍,发展成为望族,遂以“庐江”作为何氏的堂号,称为“庐江堂”。

中华民族的很多姓氏都有自己专有的堂号,除了姓氏的总堂号,还有自立的分支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号的匾额;年节喜庆之日,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也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从宗族发展史来推测,堂号大概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世家大族,他们重视自己的祖先,也注重家族的文化修养,于是把堂号作为家族符号。”长期研究宗族发展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对记者说:“堂号的作用首先是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同时也表达对整个宗族伦理道德与行为方式的追求。通过堂号,整个宗族有了共同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堂号之由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以始迁祖发祥地为堂号,如太原王氏, 以后又衍生出金陵王氏、固始王氏等;二以先祖之道德文章、文治武功等为堂号,或取义吉利祥瑞、训勉后人向上的文字立堂号,如王姓的三槐堂、魏姓的十思堂、张姓的百忍堂等。

以先祖的道德行为为堂号,最著名的莫过于杨姓的“四知堂”了。据史书记载,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震为官清正。某日,杨震去山东东莱赴任太守,途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讨好上司,怀揣金银,深夜偷偷送给杨震。杨震坚辞不收,王密说:“请收下吧,反正深更半夜没人知道。” 杨震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为了纪念杨震的清正德操,弘农杨氏就以“四知堂”作为堂号,代代相传。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文章报国”的爱国之心,历史上以先祖的文章著述为堂号者也有很多,比如周姓的“爱莲堂”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名篇《爱莲说》。《爱莲说》热烈地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抒发了作者追求高尚人格的心态,周姓家族遂以“爱莲堂”为志。类似的还有孙姓的“兵法堂”,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白姓的“香山堂”,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别号“香山居士”。

“很多堂号蕴含了一种家族荣誉感,祖先成为家族成员的行为榜样,这让他们的家族认同感更高,家族更有凝聚力,传承祖先的美德成为家风。倘若有违背这些准则的,会被认为是败坏家族的名声,被他人所不容。堂号实际上形成了维护家族文化传统的约束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说。

仍对家族成员发挥积极作用

虽然很多传统的大家族在现代社会纷纷瓦解,但是家族堂号并没有就此消失,仍然对家族成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一些家族世代经商,堂号同时也是商号。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堂号也随之发展成为商铺的核心文化,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同仁堂。

同仁堂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品牌,由太医乐显扬在清康熙八年(1669年)创办,他告诫子孙:“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他把“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留给了后人。这些儒家的仁爱思想,到了乐显扬的后代乐凤鸣时期,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道德。直到今天,同仁堂脱离出乐氏家族成为大型国有企业,但是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商文化被传承下来。

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地区的药材金银花每公斤由不到20元疯涨到300元时,一些实力不济的药店怕亏本,纷纷停售。而同仁堂在北京61个门店坚持不涨价并保证供应。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同仁堂每卖出一副药,得亏损两元,最后仅这一项药材就亏损了600多万元。同样,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震区药品需求量猛增,同仁堂生产的“血毒丸”很快售罄。当时,震区交通中断,使用平常的物流渠道,至少需一周才能把药品配送到位。同仁堂临时决定将500多盒“血毒丸”空运配送到震区。由于物流成本增加,但价格不变,这一趟送货,同仁堂至少亏了20万元。

有些堂号虽然没有依附商业活动获得发展,但是其思想仍然保留下来,成为家族成员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李姓是中国的大姓,总堂号是“陇西堂”,其中还有一些分支堂号。摄影师李正告诉记者,他家的堂号是“合和堂”,取自本族先祖李世民的“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主要是表达家族合心、合力、和谐、和睦之意。李正最早看到自家的堂号是从家谱上,那时候他还是个学生,因为喜欢画画,修谱时负责绘制祖像。“我们整个家族都非常重视家族的团结与和睦,注重家族的延续。家谱是我们非常宝贵的东西,即便是经历了兵荒马乱的战争和文化大革命,家谱依然保存下来,家族优秀的传统也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

李正说,“合和堂”传达的家族要合力、和睦的理念,给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除了注重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之外,李正还与族人一起,注重对于“合和堂”甚至整个李氏文化的追溯和传承。2006年,他参与编纂《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目前成谱已达8吨重、6000余册,已把全球30多个国家的李氏亲缘归根入谱。同时,李正还参与组织很多家族联谊会,拍摄有关李氏家族的纪录片。“我们做了很多,希望天下李氏都能团结起来,其实国也是由一个个家组成,如果家庭甚至家族和睦了,国家也就团结兴旺了。”他说。

相对于李姓来说,卜姓人要少得多,这让从商的卜殿磊有时会感到“孤单”。他告诉记者,他们的祖先是卜商,即孔子的弟子子夏,堂号叫西河堂,源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子夏曾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我们家族一直践行的准则。”卜殿磊说,爷爷是医生,认为行医就是帮助别人很好的方式。从爷爷那里,他听到了很多先辈乐于助人或者治病救人的故事。

尽管自己未走上从医之路,但是卜殿磊仍用其他的方式践行着“四海之内皆兄弟”。“姓卜的很少,因为姓氏的孤独感,我建立了一个炎黄卜氏宗亲网,通过这个网站,认识到很多不同地方的卜氏宗亲。同时,我们也很注重跟其他姓氏宗亲会联谊交流。”他说,“其实每个堂号都记录着一个家族奋进的历史。直接说堂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我们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它的内涵不但被传承着,而且得到了发展,使用得非常广泛。”

受到现代社会冲击

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受到很大冲击,堂号也不例外。“明清时期祠堂和家谱的普及,让堂号广为人知。但是现代,随着居住方式和家族观念的改变,堂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一些比较著名的堂号目前虽然仍在沿用,比如陇西堂、清河堂等,但是大多数堂号已经很少被提及。”常建华说。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群体居住方式、建筑方式的改变,人口的大量迁徙,让堂号所依存的物质载体消失;二是中国人对于名号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个人有名、字、号,书房也有名号,但是现在人们对此的重视程度降低很多。常建华认为,与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类似。“总的来说,对堂号的保留,南方比北方完整,农村比城市完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通讯的发达,寻根问祖成为一股浪潮,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聚集到宗族发源地,追根溯源,缅怀祖先,很多祠堂和家谱得到重建,这也为包括堂号在内的家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以位于浙江和福建交界处的浙江省苍南县为例,随着苍南人逐渐富裕,修建祠堂成为一股热潮,据统计,苍南县农村共有大小祠堂706所,多数投资都在百万元以上,面积最大的祠堂有1万多平方米。

福建省龙岩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在当地,不管是宗族祠堂的修建,还是传统家族活动的组织,都受到当地居民的重视和欢迎。今年农历春分时节,就有4万余名海内外李氏后裔齐聚龙岩市上杭县李氏大宗祠寻根谒祖。上杭是客家祖地,现存许多保留完整的客家开基始祖的祖祠、祖墓和散佚于民间的族谱史料,对海内外客家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于很多宗族来说,寻根问祖的意义不仅仅是缅怀祖先,更多是出于传承家族文化的愿望。以柳氏为例,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柳哲说,1996年他倡议成立联谊会,得到了很多柳氏后人的支持,现在经常参加活动的柳氏后裔已经有千余人。大家除了在特殊日子祭奠祖先,还会致力研究、弘扬、传承柳氏家族文化,“不仅是堂号,还有家风、家训等,都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比如我们家谱中提到的不能赌博、奢侈,要扶贫、帮困等,也是当前价值观的体现。我平时就经常给孩子讲祖上名人的故事,让孩子在与自己相关的故事中受到教育,也增强了他们的家族荣誉感。”他说。

“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摒弃了一些负面作用,将正面的东西留了下来,这些精华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堂号是这样,家族文化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这都是很重要的文化传承。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这不仅对于一个家族,甚至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民俗专家乌丙安说。

中华姓氏大讲堂 http://blog.sina.com.cn/xiangshanliuzhe

 天下柳家人 http://www.txljr.com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天下柳家人)QQ群81675324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北正黄旗17号柳哲,邮编:100093            

 手机:13051818154,QQ130518188,caojuren@vip.sina.com

上一篇:盛世藏谱 传家之宝——家谱收藏与研究之浅    下一篇:中国家谱收藏面面观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免责声明:
  本栏转载相关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本身为转载资料,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涉及到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1746646817 Email:1746646817@qq.com
 柳氏新闻
· 沉痛悼念柳斌宗长:各界共缅合族同
· 齐心协力兴家族 携手奋进新时代
· 鼠年不易牛年牛
· 发扬三大精神,实行五道志愿!恭贺
· 梦里时时问故乡——凭吊大唐宰相柳
· 柳宗元遗恨长安
· 柳下惠长寿书著失遗考——《素书》
· 柳长忠:中国文字的精气神,让书法
· 柳永《劝学文》:养子必教,教则必
· 心正笔正 人清词清——第二届柳
 柳下传人
· 柳下惠“坐怀不乱” 新说
· 护墓老人与柳下惠墓
· 柳下惠著作失传之谜
· 柳下惠家族传千年《家范》
· 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 让“柳下惠之风”劲吹
· 陕西蓝田后裔家谱引发柳公权墓之争
· 姓氏文化专家发现韩国柳氏根在河南
· 莫逆之交的柳下惠与孔子后人
· 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柳氏通谱
· 《河南日报》:“和圣”柳下惠
· 柳 下 惠 的 长 寿 秘 诀
· 2020年5月30日《澳门日报》
· 柳下惠后裔在京研讨先祖和圣柳下惠
·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参与支持在北大
· “胶东郡望”:十世封侯的高疃柳氏
· 柳氏家谱目录
· 男子自称柳下惠后人来南昌寻同宗(
· 家谱寻根 给自己找个位置(组图)
· 揭开柳下惠家谱之谜
 友情链接
聚韩网 | 中华姓氏大讲堂 | 柳河东集 | 濮阳柳氏文化专题 | 李氏网 | 柳宗元文化专题 | 万家姓柳姓专题 | 中华大族谱

网站简介 | 广告合作 | 招聘信息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天下柳家人qq群81675324

天下柳家人网站http://www.txljr.com

咨询热线13051818154(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