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柳氏新闻 | 柳下传人 | 柳氏通谱 | 柳下书堂 | 中华姓氏大讲堂 | 柳氏名人 | 河东柳氏 | 韩国柳氏 | 台湾柳氏 | 海外柳氏 | 其他柳氏
柳氏研究 | 柳氏家谱 | 柳氏祠堂 | 柳氏寻根 | 柳氏墓地 | 柳氏家训 | 柳氏行辈 | 柳氏风俗 | 柳下惠研究 | 柳宗元研究 | 香山文化部落
柳永研究 | 柳贯研究 | 柳公权研究 | 柳亚子研究 | 和圣书院 | 谱牒学堂 | 万姓归宗 | 唐宋遗风 | 京城游学堂 | 曹聚仁研究 | 中华善业联盟
炎黄一脉,万姓归宗! 弘扬祖德振兴家族恪守家训,传承家风!和圣惠公,孔孟推崇; 展柳一家,天下大同!河东世泽启千年,笔谏家声传万古!天下柳氏一家亲,齐心协力修通谱!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总会 中华柳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中华柳氏商会 中华柳氏文化研究会 中华柳氏书画家联谊会
 柳氏新闻
柳宗元故里与墓葬地:司马村 ——少陵原上的千年古村
发表日期:2013/7/5 新闻来源:天下柳家人

 

   柳宗元故里与墓葬地 :司马村 ——少陵原上的千年古村

               2013年07月14日07:59    来源:西安晚报     

  司马村中的这棵大皂角树中间已成空洞,据说有上千年历史  

  司马村是长安少陵原上一个古老的村落,村东有汉宣帝许皇后陵,即少陵,少陵原便因此陵而得名。司马村西村有唐代长安杜氏家族墓,著名宰相杜如晦、杜佑,晚唐诗人杜牧等均埋葬于此。

  村中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从西安沿雁引路向东南走,过了大兆街道不远就是司马村。司马村属长安区大兆街道,而大兆在西安的方言中被读作“代”兆,所以很多外地人初到这里,很容易寻错地方。大兆街道位于少陵原的最高处,地势高出西安市中心50~100米,海拔在400~650米之间,堪称是西安东南台塬地带的至高地。自古,少陵原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了许多长安名村,而司马村就是其中一个古老的村庄。

  南宋郑樵在《通志》中记载:“少陵原,乃樊川北原,自司马村起,至何将军山林而尽,其高三百尺”。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用司马村的位置来描述少陵原的走势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天的司马村还有一棵巨大的皂角树,村民告诉记者,这棵古树是村中老户关家的私产,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村中过去还有3座古砖塔,其历史已无法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唐代,司马村已经小有名气了,因为当时很多的碑刻、方志中都出现司马村这个名字。

  “司马”本是官职名称,西周时始设,负责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为将军之号,隋代以后,便不再设大司马,从司马这一官职中,又演化出了司马复姓。众所周知,我国的许多村落名称都是因姓氏而来,常以村中早期住户姓氏或是村中人口最多的姓氏而命名,司马村会不会也是因司马复姓而得名?

  司马村党支部书记关玉文告诉记者,司马村分为司马东村、司马西村两个自然村,共有2400多人,400多户。司马东村居住着张姓、关姓两大姓氏,他们是村中最古老的姓氏,据说张姓是汉武帝时名臣张汤的后人,司马西村的姓氏则较多,有行姓、李姓等,多是从外地逐渐迁来的。关玉文说:“在司马村的许多姓氏中,唯独没有‘司马’一姓,小时候我也没听老人提起过村中有人姓司马。”那么司马村的得名,就很可能与司马这一官职有关。

  记者走访今天的司马村,有关本村的来历,村人中流传着多种版本的说法。有村民告诉记者,西汉时的大司马霍光曾在此居住,这里因此得名,还有人说霍光并未在此居住,而仅是来过这里。霍光确为西汉时的大司马,但其生前是否在此居住或逗留,已不得而知。

  另一个有关司马村来历的说法,则与长眠在司马村东村的汉宣帝第一位皇后许平君有关。相传许皇后葬在此地后,许氏一族迁于此居住,其族人中有人获封“司马”,其居住地便得名司马村。不论是有关大司马霍光的传说,还是许氏一族住地的说法,都将司马村的肇始溯源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司马村 少陵原上千年古村【2】

  位于司马村以东的汉宣帝许皇后墓冢,就是世人熟知的少陵

  汉宣帝许皇后少陵位于这里

  司马村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历史文献之中,这很大程度上与位于村东的西汉许皇后陵有关。元代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中说,当时被俗传为大司马霍光冢的“司马冢”,其实本是许皇后冢,文献记载汉宣帝许皇后去世后就葬于司马村,许皇后陵因与之北边的宣帝杜陵相比较小,因此被称为“小陵”,而古时的秦地方言中,又将“小”读作“少”,因此,许皇后陵又被称作“少陵”。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少陵是西安东南郊区的一处地标,其所在的黄土台塬也因之而得名,同时,少陵所在的司马村,也成为人们经常提及的地方。

  千百年来,少陵原作为西安城南的一处人文胜地而为世人所称道,而其得名的滥觞许皇后则被淹没在历史的浪涛之中,少有人提及。西汉宣帝许皇后本名许平君,年少时与当时尚是一介平民的刘询成婚,不久她便生下后来成为汉元帝的刘奭,公元前74年,汉昭帝死,刘询被拥戴为皇帝,许平君进宫成为婕妤,不久被立为皇后。许平君的封后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却惹怒了霍光的夫人显,显一心想让自己女儿霍成君当皇后。本始三年(前71年),许平君再度怀孕待产,显命女医淳于衍在许后的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许平君服用后不久便毒发离世,死时不足20岁。悲痛欲绝的汉宣帝追封她为“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的少陵。许平君死后,霍成君被封为皇后。霍光去世后的地节四年(前66年),霍家招致灭族,霍成君也被废后。

  两千多年之后,霍成君的坟冢早已湮灭,而许平君陵依然高大。今天的许后陵位于雁引路路东,驱车路过此处就能看到路边高大的陵冢,陵冢遗址为三层台基的覆斗状,封土高约25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85米,当地村民也俗称其为“台台冢”。

  许平君死后,其子刘奭被立为皇太子,其父许广汉被封为平恩侯。许广汉无子,史载其死后被葬在杜陵南园(许后陵)旁,并置邑三百家。司马村人张存良曾撰写过村史,他告诉记者,据载许平君死后多年,许氏一族迁到了杜陵南园居住。汉宣帝封许广汉的弟弟许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汉元帝即位后,封许延寿之子许嘉为平恩侯,亦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张存良说:“在南园居住的许家出过两位大司马,而司马村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是这时候得来的。现在,在司马村南的庞留村,仍有很多许姓,他们自称是西汉许皇后族人的后裔。所以,司马村因许氏后裔居住于此得名,是比较可靠的说法。”

司马村 少陵原上千年古村【3】

  据考证,这片玉米地是大诗人杜牧的墓地所在

  杜牧、杜佑、杜如晦都长眠于此

  少陵原土层深厚,原上有很多历代皇家贵族的坟冢。除了西汉许皇后少陵之外,司马村中还有唐代长安杜氏的家族墓地。

  长安杜氏是古代有名的世家大族,西汉时期从河南迁入长安定居。西汉时御史大夫杜周,西晋军事家杜预,隋初兵部尚书杜宗都属长安杜氏。到了唐代,杜家族更是官运亨通,达到了最辉煌时期,在唐代官至宰相的杜家人就有11位之多(也有考证为8位宰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杜如晦和杜佑,而这两位的墓冢都在司马村。

  《类编长安志》载:“唐杜如晦墓在咸宁县南三十里司马村。”民国时期,杜如晦墓冢尚存,后来坟冢被平,现已不知在司马村何处。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与房玄龄并称为“房谋杜断”,是唐太宗李世民夺取政权,并开创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器重。杜佑(734~812年)则是唐德宗、宪宗朝的宰相。杜佑字君卿,他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用30余年的时间,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通典》,记录了从传说的唐禹世代到唐代的典章制度沿革。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就是杜佑之孙。历史学家缪钺在《杜牧传》中考证,杜佑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葬于长安城南少陵原祖墓。

  根据《长安区文物古迹简介》中的记载,除了杜如晦和杜佑,现在已知的葬在司马村的杜氏还有杜如晦的叔父杜淹,唐德宗时的刑部尚书杜亚,京兆御史中丞杜济,杜牧的弟弟杜顗。上世纪八十年代,司马村中还发现了“唐工部尚书杜公女某柔墓志”墓志记载,葬主的曾祖父为杜佑,父亲为杜宗,杜牧则是其叔父。

  长眠于司马村的诸位杜姓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要属晚唐诗人杜牧了。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军事理论家,为了与杜甫相区分,世人称其为“小杜”。这位“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流才子无意于官场,却创造了恢弘的《阿房宫赋》,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杜牧一生无子女,临终前自己撰写了墓志,并请他的姐夫代为操持后事。《咸宁县志·陵墓志》载:“(杜牧)葬少陵原司马村先茔,自为墓志。”

  今天,杜牧冢的封土已无,在关玉文的带领下,记者在司马村西村的一处老屋后见到已成为田地的杜牧冢。关玉文说:“我小时候,杜牧冢的封土还在,高约7米,占地面积约1亩。那时候,杜牧冢前有一个涝池,冢旁有一棵很大的槐树,老人们都说,杜牧的墓冢似官印,这是‘怀中有印’的好风水。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墓冢逐渐被平。”《长安百村》中则说,杜牧冢前原有清代毕沅所题墓碑,墓冢被平时石碑断为三截,现已遗失。

  一千多年过去了,曾经显赫的长安杜氏早已成为普通百姓,司马村的杜氏家族墓也逐渐被淹没,只留下些许痕迹,只留下司马村人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不断地繁衍生息。

  村民所指的地方曾有座大型墓葬,被称为“将军冢”

  民间记忆

  村里人曾保护过一座无名大冢

  司马西村的东边,过去曾有一个大墓冢,村人称其为“将军冢”。关玉文还记得,他年轻时冢的封土还在,是村中仅次于许皇后陵的第二大冢。关玉文说:“过去,我们村有给过世的人‘送土’的习俗,尤其是当深受百姓爱戴、德高望重的老者死后,每家每户都会推车给冢上添土,所以,这座将军冢很有可能是一位名人的墓冢,因为受到村里人的敬重,所以送土将封土垫高。”

  关玉文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村里人曾赶走了来此盗墓的盗墓贼,保护了大冢,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墓冢被平之前,曾发生过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天凌晨,村里人突然听到了巨大的炮声,于是大家出来查看,发现一伙盗墓贼已在将军冢前炸开一个盗洞,正准备下洞盗墓,于是大家联合起来将盗墓贼赶走,并回填了盗洞,使将军冢保存了下来。”现在这座墓冢的封土已无,成了一片田地。

  文豪柳宗元墓可能在司马村附近

  今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代文豪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发起人、河东柳氏后人柳哲先生联系到记者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葬于长安,而他的墓葬则很有可能在少陵原上的司马村。”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籍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人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为“韩柳”。柳哲说:“柳宗元于元和十四年(819年)病故于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在逝世后的第二年,他的灵柩终于归葬长安少陵原(栖凤原)先人墓侧。今广西柳州市有柳宗元衣冠冢和柳祠,但柳宗元真身长眠之处的西安,现已找不到他墓葬的确切位置,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韩愈所撰的《柳子厚墓志铭》记载了柳宗元归葬长安的有关情形:“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常年搜集有关柳宗元文献资料的柳哲说:“据我所见到的宋代洪兴祖的《韩集辨证》中记载,柳宗元墓碑在‘京兆万年司马村’,由此推测,柳宗元墓很有可能就在司马村。我们柳氏后人曾多次到司马村寻访,认为柳河东之墓应该就在司马村,很有可能就是司马西村的‘将军冢’。柳氏一族的后人们希望能找到更多文献和考古资料,进一步确定柳宗元墓所在地,让我们能够祭拜追思这位伟大的祖先。”(文/记者 赵珍 图/记者 尚洪涛 刘珂 实习生 郭昆)

上一篇:柳宗元之根在长安——纪念柳宗元诞辰124    下一篇:柳宗元归葬墓地在长安少陵塬(图)
发表评论须知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免责声明:
  本栏转载相关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本身为转载资料,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涉及到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1746646817 Email:1746646817@qq.com
 柳氏新闻
· 沉痛悼念柳斌宗长:各界共缅合族同
· 齐心协力兴家族 携手奋进新时代
· 鼠年不易牛年牛
· 发扬三大精神,实行五道志愿!恭贺
· 梦里时时问故乡——凭吊大唐宰相柳
· 柳宗元遗恨长安
· 柳下惠长寿书著失遗考——《素书》
· 柳长忠:中国文字的精气神,让书法
· 柳永《劝学文》:养子必教,教则必
· 心正笔正 人清词清——第二届柳
 柳下传人
· 柳下惠“坐怀不乱” 新说
· 护墓老人与柳下惠墓
· 柳下惠著作失传之谜
· 柳下惠家族传千年《家范》
· 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 让“柳下惠之风”劲吹
· 陕西蓝田后裔家谱引发柳公权墓之争
· 姓氏文化专家发现韩国柳氏根在河南
· 莫逆之交的柳下惠与孔子后人
· 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柳氏通谱
· 《河南日报》:“和圣”柳下惠
· 柳 下 惠 的 长 寿 秘 诀
· 2020年5月30日《澳门日报》
· 柳下惠后裔在京研讨先祖和圣柳下惠
·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参与支持在北大
· “胶东郡望”:十世封侯的高疃柳氏
· 柳氏家谱目录
· 男子自称柳下惠后人来南昌寻同宗(
· 家谱寻根 给自己找个位置(组图)
· 揭开柳下惠家谱之谜
 友情链接
聚韩网 | 中华姓氏大讲堂 | 柳河东集 | 濮阳柳氏文化专题 | 李氏网 | 柳宗元文化专题 | 万家姓柳姓专题 | 中华大族谱

网站简介 | 广告合作 | 招聘信息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天下柳家人qq群81675324

天下柳家人网站http://www.txljr.com

咨询热线13051818154(同微信)